三人坐定之后,丫鬟们奉上上好的茶叶。武通笑道:“承平!尝一尝这茶叶,我知道你这里最不缺好茶。不过这茶叶,你应该没有喝过。这是我托人从江南东道那边带来的。”
李蘅闻言笑着回答:“那好,那我可要仔细品品。”
茶过一盏之后,气氛显得有些轻松。那潘修明说道:“李蘅公子,老夫子,此番前来是何目的?想来你心中也有几分猜测。”
李蘅点了点头:“猜测有几分,就不知道你潘家意欲何为了?”
听到这里,武通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似乎事情跟他想的不一样。这位潘修明是他京城的同窗好友,写信推荐而来,让他与李蘅引荐一下。武通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武通的引荐。毕竟这天下人情关系,就是如此来往的。
但是现在仅仅两句话,武通就感觉到了不同寻常。似乎两者之间有着什么间隙?心中微微的有些不满,对自己那位同窗有些腹诽。对方并没有写清事情缘由,搞得他现在一头雾水。搞不清李蘅和潘家之间,是敌是友?还是有什么不愉快?在没给搞清事情的情况下,他也不方便插嘴,就静静的听着两人的对话。
潘修明说道:“李公子。这次的事情,我潘家疏忽了。不该派潘仁业,那个纨绔前来,造成了误会,闹成了两家的不愉快。我们在此先表示道歉。”
李蘅说道:“道歉就不必了,反正我也没有什么损失。”
对方又说道:“现在仁业已经身亡,我潘家也不准备追究什么。只想两家化干戈为玉帛。”
李蘅说道:“化干戈为玉帛?我无所谓!我从来不主动招惹别人,只要你们不主动来招惹我,和平相处是没有问题的。”
对方说道:“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我潘家祖地的老祖性命垂危,急需李家的神药救命。还望李公子能够通融。”
李蘅回道:“这件事情就不必说了,我李蘅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说出去的话,也是一口唾沫一个钉,没有随随便便收回的道理。你们潘家做事不慎,那是你们的事情。我其实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前来求药这种事情,竟然派了那么一个人过来。你们是真心的求药吗?如果是的话。还派这样的人,那就说明你们打心底里,瞧不起我们李家,那就不必多言。”
对方说道:“李公子误会,完全是误会,我们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这次我们是抱着诚意而来的,希望李公子也有化干戈为玉帛的诚意。”
李蘅闻言掏了掏耳朵说道:“什么诚意?你们的意思,我们李家不给你们这种神药,那就是没有诚意是吗?就不能化干戈为玉帛了是吗?”
对方微微笑了笑:“李公子言重了。但是,我们潘家祖地的老祖性命垂危,却是潘家家族的大事,我们希望李公子能够理解。”
李蘅冷哼一声:“我可以理解为,你这是一种威胁吗?如果此事不成,我们就无法和解。你是这个意思吧?”
对方笑而不语,拿起茶碗轻轻的喝茶。
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