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发苍苍的宗教领袖,忧心忡忡地说:“这一政策无疑是对我们宗教的巨大打击,我们必须想办法让皇帝改变主意。”
于是,他们选加帕里国师为代表,前往皇宫,试图与皇帝沟通,希望能改变这一政策。
然而,皇帝孤岛态度坚决,不为所动。
他认为,宗教势力的过度膨胀,已经对帝国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他看来,帝国需要的是理性与秩序,而不是被宗教狂热所左右。
只有削弱宗教势力,才能让帝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军事方面,拜占庭帝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与变革。
成立了保加利亚军区、亚细亚军区、君士坦丁堡军区、塞纳色卡曾军区和马其顿军区,以及王子岛海军基地。
皇家军事学院也正式开课,招收军队中表现优秀或者经推荐的士兵。
在皇家军事学院的训练场上,烈日炎炎,士兵们身姿矫健,进行着严格而艰苦的训练。
他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学习先进的战术理念,磨练精湛的军事技能,同时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经过在皇家军事学院的系统学习后,他们将被分配到四大军区,成为帝国军事力量的中坚支柱。
海军的招收任免均由彭大将军负责。
军队建立了完善的实权体系,从小队长、队长、副将到将军,职责明确,分工精细。
一个将军
政委从清北大学的政系选取,他们虽然只有建议权无实权,但却拥有直接通信皇帝的特权。
清北大学分设五大系,政系专注于培养从政人才,为帝国的行政管理输送新鲜血液。
军系为部队输送文职人员,政委也从这个系选取,他们将在军队中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和监督作用。
农系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帝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艺术系则为帝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让帝国的文化艺术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还有其他系,可根据情况向皇帝申请拓展。
除了四大系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入学外,其他系下的纺织系、烹饪系、导购系等,平民只要符合年龄要求,均可报名。
在纺织系的教室里,学生们神情专注,认真学习纺织技术。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熟练地操作着纺织机器,将一根根丝线编织成精美的布匹。
毕业后,他们将进入纺织工厂,成为帝国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烹饪系的学生们则在厨房中忙碌得热火朝天,学习各种烹饪技巧。
他们精心烹制着每一道菜肴,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的火候,都力求做到完美。
毕业后,他们会被分配到其他国家的连锁中餐馆,担任大厨或服务员,将拜占庭的美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导购系的学生们通过考试后,会到国内外的品牌连锁店做导购或店长。
他们凭借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的销售技巧,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商业的繁荣发展。
在国内的经济建设方面,每个地区都设有一个大超市,超市内布局合理,商品种类丰富。
有品牌专卖区,展示着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商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还有粮油销售区,为百姓提供充足的生活物资。
每个地区城市还设有粮油店,供应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确保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此外,还有品牌服装店和兼卖被褥等物品的地区服装店,为百姓提供多样化的购物选择。
根据当年的gdp情况,每个地区选择性开设中餐馆。
为了进一步增加帝国的人口和劳动力,皇帝下令让四大家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收购奴隶,卖给拜占庭帝国。
奴隶们统一在马其顿集合,然后被分配到全国各地。
在马其顿的奴隶分配点,场面颇为壮观。
巨大的广场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等待分配的奴隶,他们眼神中既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又怀揣着一丝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官员们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对照着各地上报的需求清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分配工作。
他们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五十名奴隶前往色雷斯地区,支援矿山开采;八十名奴隶去往安纳托利亚,参与农田劳作……”
奴隶们在士兵的带领下,分批踏上前往各地的征程,他们将在帝国的各个角落,为帝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这都是被迫的。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拜占庭通过大规模的人口买卖,人口数量奇迹般地达到了1000万。
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帝国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皇帝孤岛又在拜占庭帝国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
各地被下达了人口任务,鼓励百姓生育,国家甚至掏出真金白银给予补贴。
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年轻的夫妇正围坐在桌前,看着手中的生育补贴文件,丈夫面露犹豫之色,说道:“多生孩子固然好,可养育孩子的压力也不小啊。”
妻子轻轻握住丈夫的手,温柔地说:“但有了国家的补贴,或许我们能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而且这也是为了帝国的未来。”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响应号召,新生命的啼哭逐渐充盈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强制6岁小孩上学的政策也全面推行。
清晨,阳光洒在村庄的小道上,一群背着书包的孩子们欢快地跑向学校。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
在学校里,孩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听着老师讲课。
老师耐心地教导他们识字、算数,传授着各种知识。
而到了13岁,孩子们便要参加清北大学各系的考试。
这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位少年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刻苦学习。
他的母亲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心疼与期待,说道:“孩子,努力学习,要是能考上清北大学,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少年坚定地点点头,继续埋头苦读。
那些考不上又不想继续学习的孩子,则按照规定在家种地,为帝国的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皇帝孤岛还提出了一横六纵的道路思想。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向左到达保加利亚,向右延伸到塞尔柱帝国边境,命名为帝国大路。
六纵则是将所有地区的道路连接到这条水泥路上。
在道路建设的工地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人们来自帝国的各个角落,他们或是强壮的青年,或是经验丰富的工匠。
在孤岛的要求下分段同时施工作业,他们日夜劳作,不畏艰辛。
有的工人挥舞着铁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向坚硬的岩石,为道路开辟出平坦的路基。
有的工人则专注地铺设水泥路面,每一块水泥板都铺设得严丝合缝。
他们开山辟路,架桥过河,克服了重重困难。
随着道路的逐渐建成,帝国内部的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商人的商队能够更加快速地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货物运输的时间大幅缩短,成本降低,这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原本偏远地区的特产得以运往繁华的都市,而都市的先进商品也能迅速流通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经过这一系列全面且深刻的改革与发展,拜占庭帝国焕然一新。
从繁华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到偏远的乡村小镇,处处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在文化方面,清北大学的艺术系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艺术家。
他们的绘画作品色彩斑斓,描绘着帝国的壮丽山河、繁华市井以及人们的生活百态。
他们创作的音乐悠扬动听,融合了拜占庭传统音乐元素与新的艺术风格,在帝国的大街小巷传唱。
文学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传颂着帝国在孤岛的治理下这几年的变革与发展,还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特别是孤岛皇帝在文学领域开启了古诗先河,一首静夜思令清北师生佩服的五体投地,一首蒹葭苍苍让拜占庭千万少女封为情圣。
在经济上,农业丰收,商业繁荣,城市中的集市热闹非凡,国际贸易也日益频繁。
帝国的货币在周边国家广泛流通,拜占庭的商品成为了高品质的象征。
军事上,强大的军区和不断训练有素的军队为帝国的安全保驾护航,边境地区新建的长城蜿蜒崎岖固若金汤,外敌不敢轻易来犯。
皇帝孤岛站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俯瞰着这座繁华的城市,身后站着自己的四个妻妾,卡捷琳娜拉着艾丽西亚站在身后、艾斯特拉站在左侧,而伊莎贝拉站在右侧拉着孤岛的手。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安居乐业。这已经是孤岛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十个年头。
当小说